今日是:

 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,具有防癌、防治骨质疏松症、改善妇女更年期障碍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,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及营养学界的广泛关注。但这种关注大都集中于临床治疗及保健食品开发方面。其实,如果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大豆及其制品,也可以起到补充大豆异黄酮的作用。

  大豆是中国特产,在生活中从饮食到制药等多种行业都以大豆为原料。大豆的吃法颇多,除炒豆外,还可煮豆、生豆芽儿、做豆腐及豆豉、腐竹等,大豆还是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,在民间已积累了丰富的大豆食用方法。但是,不同的烹饪处理形式对大豆异黄酮含量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
  大豆异黄酮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,种皮中含量极少。80%~90%的异黄酮存在于子叶中,浓度为0。1%~0。3%,胚轴中异黄酮种类较多且浓度较高,约为1%~2%。但由于胚轴只占种子总量的2%,尽管浓度很高,其所占比例仍很少(10%~20%)。研究表明,大豆异黄酮含量还因品种、产地、生产年份、气候条件等不同,亦会有很大的差异,甚至有些大豆几乎不含有大豆异黄酮。针对这种情况,科学家们运用各种技术培育出了大豆异黄酮含量高的品种,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现已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,其异黄酮含量每100克高达353。9毫克。在不久的将来,这些富含异黄酮的大豆就会被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
  来源于不同国家的大豆,由于生长环境、存储条件和时间差异也使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。同时,大豆的不同加工方法也都有可能影响大豆异黄酮的含量。日本对市售大豆食品做了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,以黄豆粉含量最高,每克黄豆粉含大豆异黄酮为2。 589毫克,其次为纳豆、油豆腐、大豆酱、豆乳、酱油,而大豆油内则不含有异黄酮。大豆蛋白食品中均含有大豆异黄酮,特别是以分离大豆蛋白为原料制成的食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较高。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,如浸泡、蒸煮、油炸、烘烤等,也都会显著地影响大豆制品中异黄酮的含量和种类分布。

  1。浸泡浸泡使10%的异黄酮流失于水中,且水处理后的大豆中的游离型异黄酮增加,这是因为豆类自身存在的酶水解葡萄糖苷所致。

  2。蒸煮水煮加热增加了异黄酮向外渗透的速率,使大量异黄酮因渗入加热水中而丢失,同时蒸煮后豆制品中异黄酮种类的分布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,因为热处理时酶活性增强,使异黄酮葡萄糖苷水解为游离型异黄酮,因而制品中游离型异黄酮较大豆或大豆粉有所增加。

  3。油炸油炸后大豆异黄酮的损失率达36%,可能是大豆异黄酮在高温下部分分解所致。

  4。烘烤烘烤使大豆异黄酮丢失15%~21%。

  5。凝固在豆腐生产中,凝固使一部分异黄酮丢失于乳清中,丢失率为44%。

  6。发酵发酵不影响异黄酮的含量,但改变了异黄酮种类的分布。发酵后的产品以游离型异黄酮为主要存在形式,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,真菌产生的大量水解酶使异黄酮葡萄糖苷大量水解,从而导致游离型异黄酮显著增加。

  同时有研究发现,膳食纤维素会干扰大豆异黄酮的吸收,原因可能是膳食纤维素吸附大豆异黄酮使其吸收量减少。

  综上所述,如果想在膳食中多摄入大豆异黄酮,在烹调大豆及其制品时要尽量选择蒸煮的方式,多吃非发酵的豆制品,尽量避免与高纤维的蔬菜在一餐内食用。注意了以上方面,就可在日常饮食中利用大豆异黄酮达到保健的目的。

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